韩德,生于西凉,长于中原,被魏呼为西凉第一勇士。
他自幼便有万夫不当之勇,少年时猎杀双虎,名震一时。当年曹操与马超在关中激战,时为西凉旧将的韩德使一口开山斧,独自抵挡夏侯渊大军数月之久,深为其忌惮。而后韩遂投降,韩德亦随曹操征战,为魏立下赫赫战功。如今诸葛亮北伐,受曹魏大恩的韩德率领五万羌兵来到长安,与魏明帝曹睿见过,被分在大将军曹真名下。曹真又拨出三万人马,使董云为韩德军师,两方合兵,八万人马出长安,作为先锋部队,直逼箕谷。
此时正是春夏交集,风没有春的柔,亦没有夏的热,关中平原很是惬意。八万大军行进于此,黑压压的一片,看不到头。
“军师,以你之言,此战应当如何?”
行在军前的韩德问董云。身经百战的韩德已有五十余岁,对于曹真派给自己的军师算不上敬畏,毕竟这个年轻人也才二十三出头,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。
“韩将军,在下以为,此次之役应以探知赵云虚实为主。依在下愚见,蜀军北上,气焰正盛,难免会急于求进,我军便可示之以弱,诱使赵云出斜谷,设计围之,逼迫斜谷蜀军出山相救,以明虚实。”
“军师多虑了,赵云虽勇,如今也已年迈,能掀起多大的浪?父亲铁骑一到,十个赵云也白搭!”
说话的是韩德的大儿子:韩瑛。这些年,董云听说过韩门四子的名号。韩德四子,瑛瑶琼琪,均是二十上下的青年,都因其一身绝世武艺而闻名遐迩。大儿子韩瑛使一杆长矛,以霸气神功绝冠天下,二十六年未逢敌手,故敢口出此言。
韩德想了想,说道:“瑛儿,不可对军师无礼。诸葛之智,赵云之勇,不可小觑。我军只要好好作战就是。”
“父亲教训得是。”韩瑛唯唯诺诺。
年轻就是这样,目中无人,早晚会吃亏吧。韩德纵马扬鞭,领军前行。不过,此次八万大军进攻,也没什么大问题。虽然对手是赵云,毕竟神话已老,没什么大不了的……
“军师,听闻你也使得一手好枪?”
董云往左一看,见是韩德四子韩琪,年方十九。
要问韩德四子谁最厉害,恐怕谁也说不清楚,但如果问韩德四子谁最不要命,那非四子韩琪莫属。原因无他,只因韩琪没有痛觉。
韩琪是个练武奇才,却又残于神经,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痛。与董云一样,他也曾仰慕过枪神赵云,并立志学枪,学遍了魏国所有好手,包括当今张辽也曾指教过他。如此之武却又感觉不到痛楚,一旦上了战场,那便是比魔鬼还可怕的对手。
“四公子谬赞了。”董云欠身答道,“花枪而已,上不了台面。”
“别那么谦虚嘛!”韩琪笑道,“此战毕了,我们好好切磋一场,如何?”
三子韩琼道:“四弟莫要取闹!开战在即,收起你那性子!”
韩德三子韩琼使一把方天画戟,双臂有千金之力,在西凉被誉为“小温侯”,说是颇有吕布之风。只是他习武时,吕布早已成为了过去,对于这个称号,韩琼一直不甚感冒。
董云唯唯诺诺着,应付韩家的这三个儿子。他只是看向韩德,虽然大将韩德那么说,但董云还是看到了韩德的志在必得气高轩昂。
韩德他,轻敌了。
魏军行至一处平原,远处飞奔来一骑,那是韩德的二儿子韩瑶。
“父亲!前方便是箕谷,打探到有一支蜀军盘旋咽喉下寨,旗号赵云。”
二子韩琼使一口长刀,是飞沙张辽之徒。韩门四子中,就属韩瑶最持重,这一点连大哥韩瑛都比不上。魏军向箕谷行进,韩瑶先率队伍去前方打探情报,以确认没有伏兵。
“嗯,此处距赵云先锋部队有多远?”韩德问道,董云也凑了过来。
“回父亲,三十里外,有箕谷一山,名为凤鸣山,赵云主队便驻扎在那里。”
韩德点点头,十分满意自己儿子的回答。这些年东征西战,韩瑶的武艺算不上进步最快的,但对于战场的把握却是四子之最。假以时日,他一定会是一方大将,就像曾经的曹仁一样,就像如今的张辽一样。
“传令下去,全军就地扎营,明日随我去会会赵云!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自斜谷北上,出口便是箕谷。而箕谷最北面,地势起伏,便是凤鸣山。山势险要,十分狭窄,从天往下俯瞰,山口呈中凹两边凸,像一张网,也像凤凰展开的双翅。
“赵云这人,有些来头啊……”
烈日当头,韩德远远看见赵云的部队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