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上,邙山孤苦,不仅食素守孝,身旁还没有个说话之人。天高皇帝远,那些过往嫔妃,往往还要看丫鬟和侍卫的脸色,非寻常人能够耐受。我倒是认为,守皇陵不若去出家,修行打禅,不啻为另一种守灵方式。父皇在世时每隔几月,便会到空若寺带发修行几日,一来为大魏祈福,一来积攒阴德。如今父皇西去,尚留人世的娘娘们为何不能效仿?若是就此剃度为尼,不是更显心诚吗?
这般说罢,又道:皇上,此去往南,有个清心庵,此庵已有百年历史,宫中主持我曾有幸受其点拨,还算熟识,若宫中哪位娘娘愿意出家,我可以为其搭桥
元夕听罢宁慈一番话,脸上出现难色:皇姐,朕认为尚可,但二哥他他说到此处,不再说下去。但宁慈心中已有计较,当即站起身来,道:我去与他说!
作者有话要说: 最近家人住院,耽误更新,抱歉了大家。
第137章 (一百三十七)个中事
宁慈虽说打定主意要与元恪将此事说明白,但谁料元恪不知不觉中竟是变成了一根硬骨头,任她宁慈说得口干舌燥,他根本不为所动,几乎就是个水米不进了。
次日,朝堂之上,一众新臣旧臣,仍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曹居衡时任太学国子监祭酒,对于娘娘们要去守皇陵还是出家,自有一番自己的见解。
曹某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,君子有成人之美,更何况历朝历代,皆有嫔妃出家之先例,不若遵从各位娘娘的意愿。愿意出家者便出家,愿意守皇陵者即日便可前往邙山,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?
历朝历代?我穆某人怎没听说过?我大魏自开朝百余年,虽近些年来被汉化,但依稀还有父死,妻其后母之说,如今皇上已经年满十二,不若就此将那些娘娘们承袭过来。你怕娘娘们孤寂,此一遭不更是成人之美?殿中,一个山羊胡老者脸色不善地自元恪身后站出来,待说罢话,他盯着面前的曹居衡,就像是二人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。
曹居衡闻言抬头望了那老者一眼,神色稍沉,但举止态度依然客气,道:辉昌侯教训的是,不过先帝汉化多年,早已摒弃胡法。此制虽说未废,倒也不再续用。荀子有云:圣人化性而起伪,伪起而生礼义,礼义生而制法度。先皇以身作则,一生严于律己,不曾逾矩,为何偏偏到了皇上这儿,就要倒退呢?
那辉昌侯皱着眉头,待曹居衡说罢,立刻出言破口大骂:你这小子,遵从胡法就是倒退,这么说依照汉法便是进步了?我大魏百年基业,汉化不过短短数十载,这般大言不惭,不怕说话闪到舌头吗?
身旁一众鲜卑旧族,借此见缝插针,好好的一个朝堂,乌烟瘴气,原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