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善类。若剃度了他,定有是非,累及山门。”
“你是知客,须知应看赵檀越的面。”智真转脸来问首座,“你可有话说?”
首座老和尚是智真老的师叔,行,一向认为佛门广大,无不可度化之人,自然持赞成的态度,所以这样答:“这位鲁施主,老僧未曾得见,虽不知他的如何,只不可阻他一片向善之心!”
智真尚未开,知客抢着说:“首座若是见了此人,就不说这话了!哪里来的向善之心?”
“休妄语!”另一个老告诫知客。
于是智真继续指名征询,有的顺着智真老的意思说;有的模模糊糊,说些仿佛玄妙,其实毫无主张的空话。正待问到一个年轻的执事和尚,他合掌念了一句偈语:“一着袈裟事更多!”
憋了半天闷气的知客,一听这话,好不兴,大声赞:“好禅机,好禅机!到底有人说了公话!”
“咄!”智真老喝,“各去持业!是知客便去接待施主,何用你在此?”
知客碰了个钉,讪讪地走了。智真心想,若不能将这句偈语破,以后倒怕真是要多事,所以指着那年轻和尚上问:“既然‘一着袈裟事更多’,何不脱了它?”
“原想脱却袈裟,无安立命。”
“原来如此!”智真老微微一笑,“既要安立命,不得更怕多事!”
年轻和尚语。此外亦再无人更有异议。
智真老便又说:“莫说鲁施主相貌生得狞恶,依我看来,便似文殊菩萨的坐骑,好一青狮!”
大家想一想鲁施主那张青毵毵满了络腮胡的脸,果然智真老的形容绝妙,便都笑了。
在禅房设斋待客的知客,此时倒又换了一副神——既然挡不住智真老要剃度此人,不如早早先结个善缘,所以频频劝餐,意思殷勤。鲁达吃惯了大鱼大,此刻吃顿斋,倒觉得别有滋味,心里在想:和尚也得!
只是想起一句俗语:“只见和尚吃斋,不见和尚受戒。”受戒的那一刻,光上炙艾,得泪直,只许念佛,不许喊痛,那刑罚可受不住!
转到这个念,胃就倒了,手里着半个白面馒,看着知客问:“俺有句话动问,可能光受戒,不炙香?”
问这等可笑的话来!赵员外正咽了汤在嘴里,赶转过脸去,把汤得一地,但又不敢笑了,怕鲁达着恼,说一句“俺不了”,岂非功败垂成。
知客也不敢笑,只安他说:“早呢,早呢!待剃度了,鲁施主你还只是个沙弥。要等修持期满,定期开坛,好时再经七七四十九天戒期,方谈得到受戒。”
“怎么?”鲁达豹圆睁,瞪着知客问,“等俺剃度了,还只是个沙弥?”
知客又有些害怕,心里在骂:这杀才,好恶的形象,且吓他一吓!
“好办,好办!”知客显得极有把握地说,“等我上启方丈,专为鲁施主开一坛。香也别炙得多了,炙九个。不过疼个两三天工夫,便即无事!”
“你待怎讲?”鲁达的双睁得越大,“疼个两三天?两三个时辰都难熬!”
“那你依旧是个沙弥!”
鲁达想了一会儿,把手中半个馒往里一:“沙弥就沙弥,反正是个秃!”
赵员外倒又笑了,但却笑得凄凉!这么个不失赤之心,一片赤诚有趣的好朋友,只为误犯人命,生生让他隔绝尘缘,遁空门,可不是作孽?
知客却大为得意,心想这厮原是个没用的草包,也像蛮,只是想法能在鼻上穿上条绳,牵着它要东是东,要西是西,怕不乖乖地跟着走?